主页 关于我们 最新公告 往期目录 录用通知 投稿指南 汇款方式 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最新公告
《价值工程》现安排25年8-10月版面!可以加急2412-30
2024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09-20
《价值工程》投稿咨询电话!08-22
《价值工程》对文章题目和摘要的字数要求08-15
《价值工程》栏目设置07-22
《价值工程》文章细节要求:05-15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杂志名称:《价值工程》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6-4311
国内刊号:13-1085/N
邮发代号:18-2
责任编辑:张崇
咨询电话:18132119945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价值链·供应链
农业三大体系的经济学解释及对中国的启示

Economic Explanation of the Three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王海滋 WANG Hai-zi;周楚涵 ZHOU Chu-han;张士彬 ZHANG Shi-bin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济南 250101)
(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

摘要:本文系统阐述农业三大体系的核心及对中国构建的启示。首先对农业三大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利用生产函数分析农业生产体系,得出:生产体系的核心在于投入产出的效率,而这取决于众多要素;利用复合函数分析农业产业体系,得出:产业体系的核心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利用隐函数分析农业经营体系,得出:经营体系的核心在于完成由产品到商品的转换,驾驭要素价格、农产品价格,以及价格的波动趋势。并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总结对中国的启示,研究为中国农业三大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the core of the three major systems of agricultur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Firstly,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three major agricultural systems i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re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 lies in the efficiency of input and output, which depends on many factors; The analysis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ystem though compound function shows that the core of the industrial system lies in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one, two and three industries; the implicit funct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re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s to complete the conversion from product to commodity, and to control the price of the ele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es and fluctuations in pric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it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to China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hina's three major agricultural systems.
关键词: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营体系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yste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F3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2-0281-05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农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种植和收割的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显著提升[1]。但是,整体来看,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生产效率低,农业科技支撑力不足,机械设备使用率偏低,农业市场竞争力不足;土地社保的观点难以立足,依靠种地不可能解决富裕的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福利问题。目前的包产到户,农业经营规模小,是“一种超小型农户经济”,“温饱”可以,“小康”勉强,“中国梦”几无可能。未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农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在这些背景之下,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要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同时,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时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认为,要破解中国农村这些难题,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此后,全国各地掀起建设农业三大体系的热潮。
1  文献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查询,截至2017年5月,以“农业三大体系”为篇名的相关文章仅36篇①,且大部分为报纸文章,期刊杂志文章数量较少。下面对主要文献研究内容进行综述。
关于各地政府对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时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要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3]。宁夏从当地的资源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枸杞、适合奶牛生产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做实做强特色农业,努力构建和完善农业三大体系[4]。广西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力量支撑,并不断培训新型农业经营的主体,来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动当地农业发展[5];湖北省鄂州市2017年以来已拨付资金9820万元,加大资金支持,着力构建鄂州市现代农业“三大体系”[7]。建三江从适应市场需求新变化等人手,围绕市场把订单种植、种加一体化向质量、特色上调,并以现代化生态农业建设为抓手,带动设施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等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8]。吉林省财政厅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财政支持农业三大体系的方向和重点[9],而且,吉林省农委、农行等也分别从各自角度颁布支持农业发展政策[10][11]。
关于建设农业三大体系意义的研究,郭永田认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15];安徽日报评论员根据安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基于家庭小农经营的传统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已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必须着眼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力推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16]。
关于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的研究,江苏省智慧农业智能化装备技术考察团于2016年15日-13日到德国、英国进行考察交流,总结两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征,借鉴发展经验,从而加快构建江苏现代农业的三大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努力在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上有新的突破;以“互联网+”为抓手,加快产业形态升级转型,努力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有新的突破;以培育多种形式经营主体为支撑,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努力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上有新的突破[17]。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方案及措施等方面,介绍各地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所采取的措施、建设的意义、必要性以及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但还缺少从理论层面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即以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利用生产函数、复合函数、隐函数等研究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从经济学理论角度阐述农业三大体系的核心及对中国的启示。
2  农业生产体系
什么是市场经济?一切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淘汰一切没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中国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率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以农业劳动力投入为例,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投入少、效率高,如德国农户不足60万户,从业者仅占劳动力的4%,每个农业劳动力要养活124人左右;美国有3亿多人口,其中住在农村地区的人仅占约2%,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到1%,其中又只有半数把农业作为主业[18];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农村常住人口约为6亿人(58973万),农村户籍人口约为8亿人(81303万人),中国农民数量则为“6+2”8亿农民(6亿常住人口,2亿在城镇的流动人口)。从以上对比中可以发现中国农业投入产出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造成粮食生产成本太高,市场竞争力弱。进一步,农产品缺乏竞争力,下游农产品加工、对应的基础产业也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以生产函数(联要素、联产品)的形式说明如下,生产体系的核心在于投入产出的效率,而这取决于众多要素。
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说明:
第一,■表示同时生产的各种联产品,如大豆、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等。特别是像“苹果与蜜蜂”、或者同一条河流上下游的“钢铁厂和养鱼场”之类的联产品。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看,属于产品组合的问题。农业生产体系需要考虑种植和经营哪些农产品,以及这些产品之间应该有什么关系。由于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不断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优化农产品组合,实现农产品组合的动态平衡。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但在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下,单个家庭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无法起到实质性的影响,必须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实现农产品组合的动态平衡,不断提高中国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表示农业生产的各种投入要素。如x1表示种子;x2表示农药或杀虫剂,庄稼不得病;x3表示化肥,为庄稼提供相应的营养;x4表示符合庄稼生长的土地及水质优良等自然资源;x5表示机械化、自动化设备;x6表示适当规模、人工模拟环境(大棚、自动化滴灌),舒适的日光、温度和湿度,等等。各种投入要素都在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以适当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机械化投入为例,分析中国农业生产效率低和竞争力不强的原因。适当规模化经营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如德国、英国等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发展适合国情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德国重点发展50公顷以下的中小型家庭农场,英国则重点发展200公顷的大型农场(占英国适度规模化经营的45.2%);而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业生产以分散的家庭为主,难以获得规模经营所带来的规模报酬。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也曾指出,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技术落后,果蔬茶等种植收获的机械化水平还不足10%,中国农机产品数量仅有国外的一半左右(中国有3500多种,而国外达到7000多种),而且中国农机产品在技术上,仅有10%左右能够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水平[19]。
第三,联要素、联产品生产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代表特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相应的制度环境。这意味着生产要素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生产函数方面的“制度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当采用了某种生产技术方法时(如日本、韩国和台湾精细化耕作的“绣花农业”,或者上千、上万亩机械化农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农业生产体系的效率,如:当投入既定,产出最大化的■;或者当产出既定,投入最小化的■,等等。以农业技术为例,虽然中国农业研发投入和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整体上还存在研发投入少、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数据显示,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例(农业研发强度)为0.77%(同期全国的比重为1.7%),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研发强度适当标准为1%,发达国家是3-5%,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研发投入结构也存在不合理,育种课题研究多且重复,但配套研究较少,农业研究体系不完善,以水稻研发为例,在育种相关方面的研究有600多个课题组,但在栽培种植有关方面的研究却不到100个课题组,其他农作物的研究则更少。
在土地制度方面,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改革成果硕果累累;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再次进入了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的时期,对农村土地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现阶段应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央一号文件也已连续14年聚焦于“三农”问题,进行了“三权分置”等制度创新,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显而易见,土地经营权流转,仅仅是农业生产体系的一个基础性变量,并且涉及到生产要素(土地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函数形式(土地要素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两个方面。
第四,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金融支持。建设农业生产体系需要金融、法律、科技、信息、流通等服务业的支持,特别是金融支持。从目前中国的联产承包、一家一户小作坊生产方式的生产函数,转变成上千、甚至上万亩规模大型农场式的生产函数,需要一次性、大规模投资的注入,需要资本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如现代化农业设备的购置投资;如滴管技术需要一次性投资建成管网和相应的日照、雨水、害虫预警等自动化设施。显而易见,离开了相应的资本市场,这种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资本是要求投资回报率的,即要求有稳定的利润回报,但农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那三十年后的耕地经营权应该如何处理?加之在高投资回报率的吸引下,中国大量的富余资金被“虹吸漏斗”吸引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而中国农业利润率又远远低于房地产等行业,对资本吸引力不高,这让很多投资方望而却步。这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即如何引导资金流入“农业现代化建设”。
3  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产业体系,可以用复合函数的概念来表达,如下式所示。
■,其中■
上式中,■表示各种产业的融合,■表示每一种产业之中的系列产品。这样一来,现在中国的6亿农民,就地“变身”为产业工人,真正实现城市、农民身份的“一元化”。
第一,■表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农业产业。如果像现在这样认为农业就是生产粮食(这大概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指定农作物生产的思维遗毒,好像工商业是城市的事儿,农村只能是种地),农民的问题是无法彻底解决的。总体来看,各地发展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根据资源禀赋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在适宜种养的地区发展肉蛋奶、粮果蔬等的多种经营,如在城市周边地区种植蔬菜。
第二,农产品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发展。譬如,前向一体化的大豆玉米深加工,肉制品、奶制品的多层次多品种进一步深加工,有机化肥、沼气能源等供给,等等;譬如,后向要素方面的农药、化肥,甚至机械设备的一体化,集成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集团公司。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规避粮食刚性需求的风险,彻底解决“谷贱伤农”的棘手问题。如宁夏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延伸枸杞产业链,构建枸杞产业体系,使枸杞从按斤卖到按粒卖,从传统种植业到有机、休闲的现代农业。
第三,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比如高速铁路,涉及钢铁、冶金、复合材料、机车、新型动力、底盘、制动、电源、稳压、感测、通讯、电讯、制动控制、信号集成、信号传输、安全控制等几十个科研和工业部门,数百个制造门类,数以万计的产品种类,涉及工业和工程质量的整体提高和监管体制以及生产管理的完善,是“中国制造”整体水平急剧上升的标志。而农业的发展需要种子、机械、化肥、农药、研发等关联产业的支持,而这些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农业的支持。
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通过规模化种粮、玉米大豆的化工原料深加工、规模化奶牛和鸡鸭鱼养殖、奶制品加工、有机化肥、沼气能源等等综合经营,以及提供包括现代金融衍生品在内的各种服务,这就真正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各产业兼容及正向关联,产生积极影响。如唐山在构建农业产业体系之时,在积极发展种养业的同时,也积极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通过一二三产联动,实现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4  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生产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供自给”,也不是为了“以物易物”的“你们”(如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而是面向一般市场的“他们”。因而,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在于完成由产品到商品的转换,驾驭要素价格、农产品价格,以及价格的波动趋势。

上式中,左侧表示在t时刻投入的各种要素的数量St(i)及其价格水平ct(i),也就是累计成本函数。右侧表示在t时刻产出的各种农产品的数量Xt(j)及其价格水平pt(j),也就成累计销售收入函数。收入减去成本,也就是利润所得。
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农业经营体系的效率,如:当成本既定,收益最大化的■模式;或者当收益既定,成本最小化的■模式,等等。
说明:
第一,显而易见,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在于完成由产品到商品的转换。在于完成从农产品生产函数,到成本、利润函数的转变。采购生产要素,完成生产加工,借由流通渠道,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需要信息流、要素和商品流、资金流的有效畅通。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农产品最基本的属性是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这就使人们将目光集中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上,但要完成产品到商品的转换,必须要在交换过程中实现商品的价值。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价值又决定价格,劳动生产率越低,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大,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反映在农产品上,一方面,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水平,中国农业仍大多以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劳动生产率不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产品价格高,在同等市场条件下,中国的农业市场竞争力就不足;另一方面,在追赶其他国家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在其他方面增加农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必由之路,比如生产有机农产品、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等。
第二,借助与农业企业的相互联合,取得市场价格主导权(Market Power)。根据供求理论,市场均衡价格是在供给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即供求决定产品价格,而长期来看,价格也会影响供求。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属于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产品,即农产品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供给和供给量共同决定的。从供给量的角度看,供给量大,价格下降,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反之,价格提高。要通过控制供给量来取得价格主导权,需要借助规模化经营以及与企业联合的道路;从供给角度看(除去供给量之外的因素都是供给因素),农产品产地、品种、质量等也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比如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进行农业种植的今天,农产品污染现象比比皆是,则生态农产品的知名品牌在产品销售时就有一定的价格主导权。因此,要通过供给的角度来取得价格主导权,需要走特色农业规模化的道路并借助品牌效应来实现。
第三,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实现风险因素的分离。政府主导下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源于期货市场的相关收入用于扶持农业相关产业、要素的发展。农场主借助套期保值,对冲风险。否则仍然陷入一哄而上的怪圈,种什么亏什么。同时,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国外期货市场的作用来套期保值。美国充分发挥期货农业在规避风险、价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利用玉米期货市场来维持本国玉米市场价格,鼓励和支持农民套期保值,凭借于此,美国已成为全球玉米定价的中心,也使美国成为全世界农业期货的典范,值得中国总结借鉴。
5  三大体系建设的原则
中国应走符合国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国是农业大国,具有特殊的国情,土地类型多、平地少、山地多,人口基数大、增长率快、农业人口多,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但必须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以农民问题为例,参照2011年联合国等方面的统计数字,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公顷/人),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分别为:31.66(243.5)、14.54(111.85)、9.99(76.85)和6.91(53.15);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分别为:1.50(11.54)、0.70(5.38)、0.27(2.08)和0.13(1.00)。如以此为目标,中国按照每年2000万农民城镇就业落户(城镇化是表象,就业+安居是实质),20年之后,有4亿农民,每家农户20亩地;30年之后,有2亿农民,每家农户40亩地。尚且不说中国需要20年还是30年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单就每年解决2000万农民进城工作岗位就是一大历史性难题,因为单就每年解决600、700万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就是一个(2017年应届大学生数量795万)不小的社会压力。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与农业深入融合,深刻改变着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和农业经营,因而,在农业三大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互联网+生产体系”:通过互联网提供农业生产效率。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管理(实时监测、农民管理)、农业机械、土地检测、农业种子等工作和环节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每个环节的生产效率。“互联网+产业体系”:通过互联网快速实现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快速融合。互联网会破解农业产业链上企业等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如机械设备供给与农业生产需求信息共享可以显著带动农业机械设备产业的发展,进而构建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互联网+经营体系”:通过互联网提高农业经营水平。互联网为农业经营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懂互联网的“新农人”正在逐步构建新的农业经营体系,如借助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等支持,农民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可以通过物流(快递)功能而直接到达消费者的餐桌上,互联网的实时监测使多年未解决的农产品溯源问题迎刃而解。
同时,农业三大体系战略的正确与否只能依托国内、国际的要素、商品市场来检验,发挥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战略。
6  结论
本文系统地解读农业三大体系构建的核心并总结给我们国家的启示。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现有对农业三大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各地政府对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关于建设农业三大体系意义的研究,关于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的研究,但还缺少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产函数分析农业生产体系,得出:生产体系的核心在于投入产出的效率,种子、农药、肥料(能量)、生产方式(机械设备、机器人)、科技、制度(规模化经营等)等各种要素综合决定了生产函数的效率,也指明了中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方向。利用复合函数分析农业产业体系,得出:产业体系的核心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四条发展建议:一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农业产业;二是农产品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发展;三是农业关联产业的发展;四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利用隐函数分析农业经营体系,得出:经营体系的核心在于完成由产品到商品的转换,驾驭要素价格、农产品价格,以及价格的波动趋势,提出两条发展建议:一是借助与农业企业的相互联合,取得市场价格主导权;二是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实现风险因素的分离。同时,提出了构建农业三大体系的原则。研究为中国农业三大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农业三大体系”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因此,所查询的文章是2015年至2017年的相关主题文章。
参考文献:
[1]乔金亮.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N].经济日报,2016-05-29(003).
[2]韩长赋.构建三大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安徽小岗村重要讲话体会[J].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6(6):4-7.
[3]李慧.农业部:构建三大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6-05-24(003).
[4]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从三个产业样本看宁夏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J].吉林农业,2016(20):64-67.
[5]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以构建“三大体系”为抓手 全力做好现代特色农业文章[N].广西日报,2017-05-04(010).
[6]孙大川.构建“三大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N].唐山劳动日报,2017-04-25(004).
[7]余舒弘,谢邦忠.鄂州市着力支持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J].当代农村财经,2017(01):64.
[8]刘惠.建三江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N].北大荒日报,2016-07-23(001).
[9]陈文静.吉林省财政厅厅长刘长龙:支持“三大体系”建设 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N].中国财经报,2015-12-26(006).
[10]赵赫男.加快构建三大体系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N].吉林日报,2015-12-09(001).
[11]杨晓艳.“三大体系”助力农业现代化[N].吉林日报,2015-06-25(001).
[12]王成栋.优化“三大体系”擦亮农业金字招牌[N].四川日报,2017-03-10(003).
[13]莫志超.山东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N].农民日报,2016-12-27(002).
[14]吴量亮.我省构建三大体系发展现代农业[N].安徽日报,2016-08-28(001).
[15]郭永田.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J].农村工作通讯,2016(07):1.
[16]本报评论员.构建“三大体系”,引领现代农业发展[N].安徽日报,2016-04-09(001).
[17]江苏省智慧农业智能化装备技术考察团,唐明珍.借鉴德、英农业发展经验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J].江苏农村经济,2016(9):28-30.
[18]新华网.走进美国农业:农民占人口不到1%“门槛”高[EB/OL].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5-30/4874071.shtml. 2017-05-14.
[19]中国食品报.中国农业科技投入亟须加强[EB/OL].http://www.cnfood.cn/n/2015/0504/54272.html. 2017-05-16.
[20]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50.

社址:石家庄市槐安西路88号卓达玫瑰园物业楼 050091    电话:18132119945    微信:15132496582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价值工程杂志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备案号:冀ICP备19020820号-1     技术支持:新钥匙建站

我要啦免费统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4小时热线: 181321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