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BI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Value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in Green Building
Operation Phase
华一鸣 HUA Yi-ming;李忠富 LI Zhong-fu;温全 WEN Quan;
李想 LI Xiang;李州扬 LI Zhou-yang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管理系,大连 116024)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建筑理念的指导下,绿色建筑与BIM技术的结合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借鉴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合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应用,提出了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测量指标体系,为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的进一步定量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cepts, the combination of green building and BIM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Using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green building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green building operation stage, the paper proposes the BI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value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in the green building operation stage,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green building operation stage.
关键词:绿色建筑;运营管理;BIM技术;价值测量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operation management;BIM technology;value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1-0216-03
0 引言
在可持续发展建筑理念的指导下,倡导节能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成为了建筑业的焦点。与此同时,信息化背景下的BIM技术集三维可视化、信息参数化和造价精确性等诸多优势于一体,为建筑的性能优化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 BIM技术与绿色建筑的结合研究对建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绿色建筑BIM技术应用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施工阶段,关于其运维阶段的应用研究尚存在空白,绿色建筑运维阶段BIM技术应用存在价值内涵不清、难于定量化的问题[1-3]。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绿色建筑相关文献提取出绿色建筑运维阶段价值指标,结合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实际应用构建了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测量指标体系,旨在为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的定量化研究提供借鉴。
1 绿色建筑、BIM技术与价值测量
1.1 绿色建筑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Paul Sollery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概念,由此绿色建筑正式步入人们视线。Cole认为绿色建筑是一种“比传统建筑更环保的建筑设计策略”[4],Kua定义绿色建筑是“一种符合环境绩效标准的建筑”[5]。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以及人均资源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于绿色建筑的表述还未统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绿色建筑,并将其定义为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适用空间,提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6]。绿色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具有“四节一环保”的优势,更符合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2 BIM技术
BIM技术,全称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信息化背景下所衍生出的工程项目数字化建设和运维的基础性技术,其通过建立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工程项目信息的协同和共享,能够对建筑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管理。BIM技术为建筑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工程信息交互平台,能够显著提高建设效率,节约资源能源。目前,BIM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项目建设过程中,尤其是设计和施工阶段,但延伸到后期运营维护的案例屈指可数,然而从项目全寿命周期来看,BIM在运营阶段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效益[7]。
1.3 价值测量
价值反映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的效益关系,衡量主体与客体之间效益关系的过程就被称为价值测量。价值测量是价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价值测量可以更好地实现价值管理,合理的分配项目或企业的资源,实现项目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价值测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价值评估、顾客价值评估、品牌价值评估等方面,关于技术价值评估的研究较少。
绿色建筑与BIM技术的融合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趋势,BIM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信息化的变革,从设计可视化、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改变了建筑的施工建造过程。BIM技术在设计与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成熟,但应用于运营管理领域目前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本研究拟通过建立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测量指标体系来定量化评价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价值,研究将对基于BIM的绿色建筑运营期多专业协同和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价值测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充分考虑事物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评价目的的多样性,结合具体情况,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体现以下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在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价值测量指标体系设计时,必须依据完整、正确的科学理论,从客观角度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得到评价指标,准确地定义各指标的概念。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当严格参照计算和处理数据的科学理论构建指标体系,反映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的本质特征,准确地衡量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运营阶段应用的目标。
2.2 完备性原则
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综合考虑能源消耗、管理难度、经济成本、环境保护和社会贡献等层面的相关目标,追求主要层面效益的提升。将BIM技术应用于绿色建筑运营阶段时,应当比较完备地反映BIM技术应用于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目标、特征和信息,综合全面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2.3 统筹协调原则
评价指标同时具有共性和特殊性这两种属性,在建立评价指标的评价层次时,应该首先考虑普遍存在的共性指标;在分析特殊性指标时,要考虑其类型以及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在构建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指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之间的共性和特殊性,确保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2.4 独立性原则
在构建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价值测量指标体系时,应根据指标的类别性和层次性建立自上而下的层次结构,上下级指标需要保持自上而下的隶属关系。价值测量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需要尽可能的独立,同一层次的指标间应尽可能地不相互重叠、交叉、矛盾,保持较好的独立性。
2.5 可操作性原则
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价值测量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评价指标需要容易被观测和衡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价的指标数据无论是定量指标还是定性指标应该尽可能地被公开并且客观地获取,二是评价的指标数据应该容易采集,且采集或观测的成本不应太大。
3 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测量指标体系
为了使绿色建筑具有可操作性,各国逐步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较为代表性地如英国的BREEAM体系、美国的LEED体系、日本的CASBEE体系,这些评价体系通过测量绿色建筑在各个维度的价值来划分评级,为绿色建筑的建造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梳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将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价值大致分为5个维度,分别是资源与能源维度、管理维度、经济维度、环保维度以及社会维度,再结合绿色建筑运维阶段BIM技术应用的相关文献,可以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价值测量指标体系,指标的内涵及来源如表1所示。
4 结语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运营管理阶段的应用对建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绿色建筑运维阶段BIM技术应用的相关文献,从资源与能源、管理、经济、环保、社会5个维度出发对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进行细化分解,分析形成绿色建筑运营管理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指标,最终构建了绿色建筑运营管理BIM技术应用价值测量体系,进而为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价值衡量提供参考。研究对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定量化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将对各层级的指标进行权重分配,构建定量化的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技术应用价值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黄莉,王建廷.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研究进展述评[J].建筑经济,2015,36(11):25-28.
[2]孙成双,江帆,满庆鹏.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能力评述[J].工程管理学报,2014(3).
[3]许炳,朱海龙.我国建筑业BIM应用现状及影响机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03):10-14.
[4]COLE R J. Motivating stakeholders to deliver environmental change[J]. 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 2011, 39(5): 431-435.
[5]KUA H W, LEE S E. Demonstration intelligent building—a methodology for the promotion of total sustainability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2, 37(3): 231-240.
[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7]汪再军.BIM技术在建筑运维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 2013(09):94-97.
[8]徐莉燕.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及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 2006.
[9]王有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点[J].建设科技,2006(07): 14-17.
[10]陈岚.基于BIM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1]兰晶晶.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评价与优化研究[D]. 东南大学,2016.
[12]夏静.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5):90-91.
[13]赵钦,田庆,刘云贺,黑新宏.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下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7,33(02):211-219.
[14]张丁丁.基于全寿命周期我国绿色住宅建筑评估体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15]蔡坤妤,王廷魁.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初期的BIM应用[J].建筑节能,2015,43(12):44-50.
[16]易君,魏来.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04):51-55.
[17]高歌.中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 2017.
[18]卢琬玫.BIM技术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 2014.
[19]齐宝库,靳林超.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应用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465-469.
[20]栾忻雨,刘占省,王宇波,周哲敏.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认证中的作用和价值[A].天津大学、天津市钢结构学会.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天津大学、天津市钢结构学会: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2017:8.
[21]赵煜.施工方BIM技术应用效益研究[D].郑州大学, 2017.
[22]CHOU H Y, CHEN P Y. Benefit Evaluation of Implementing BIM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onference Series, 2017[C].
[23]GUO E W, QIAN Y X, LI C G. Th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in the Design of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 2015, 716-717: 299-302.
[24]赵志安,邱相武,姜立,张雷.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系列软件中的应用探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4(04): 115-118.
[25]GERRISH T, RUIKAR K, COOK M, et al. BIM application to building energy performance visualisation and management: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J]. Energy & Buildings, 2017, 144: 218-228.
[26]李欣兰,黄玮征.建筑工程BIM应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04):105-110.
[27]张利明.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方法及问题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3):14-15.
[28]SOUTAR G N. Consumer perceived value: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item scale[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1, 77(2): 203-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