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Competency Mode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王刘华 WANG Liu-hua;梁青青 LIANG Qing-qing;查方勇 ZHA Fang-yong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 710054)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 Land Resources,Chang'an University,Xi'an710054,China)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BEI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陕西省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模型给出了绩效优秀的教师与绩效普通的教师之间的素质区别,为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提供了自我提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学校教学课程安排、学生培养方向提供了参考。研究发现,教龄与教师绩效、教科研能力与学历呈现显著相关。从频次差异分析的结果和Spencer提出的胜任力冰山模型,得到优秀高校教师的胜任力素质:位于水面上的、表象的素质为教科研能力,而位于水面下的、隐性的素质由浅入深依次为:学生导向、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与交往、人格特质和成就导向。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Shaanxi Province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BEI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he model gives the qual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teachers and the ordinary performance teachers,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self-improvemen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the ordinary teachers to grow into excellent teacher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in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student training direc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eaching age and teacher performan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analysis and the competency iceberg model proposed by Spencer, the competency qualities of excellent college teachers are obtained: the quality of the appearance on the water surface is the abil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while the subtle quality under the water is, from shallow to deep: student orientatio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skills, communica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chievement orientation.
关键词:胜任力;素质;本位;导向
Key words: competency;quality;standard;guide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1-0232-04
0 引言
胜任力素质模型最早被研究、应用于管理岗位,应用研究延伸到其它领域。我国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应用研究较晚,涉及的对象除了企业管理者(高层、中层、基层)外,还涉及到营销人员、项目经理、IT工程师、教师、大学辅导员等多个职业。
1 文献综述
1.1 胜任力素质模型
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需要具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的总和,是胜任力的结构形式。根据胜任力的定义,胜任力模型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表象的、外显的素质,如知识、技能,这些素质容易测量和评价,也可以通过培训来改变和提高,但是不能预测或者决定是否会产生卓越的表现;二是隐性的、深层次的素质,如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内驱力、社会动机,这些素质是决定人们是否能产生高绩效行为的关键素质,是难以评价和后天习得的。
最具代表性的胜任力素质模型是由Spencer提出的冰山模型和Boyatzis提出的洋葱模型。
1.2 国内外关于教师胜任力理论研究综述
有关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起源于能力本位教师教育(CBTE)、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BVE)和人本教师教育(HBTE)。目前,教师胜任力的定义还未统一,学者们就教师胜任力的概念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Dineke E.H(2004)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3]。而国内的童成寿(2008)认为教师胜任力是一种用来识别教师优秀绩效的方式,主要集中在行为和功能性的技能、技巧。
1.3 国内外关于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研究综述
1.3.1 国外有关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研究
Bisschoff & Grober等人提出的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力(Educative competence)和协作胜任力(Collaborative competence)。
Hay McBer(2000)提出高绩效教师的5种胜任特征群,即:专业化、领导、思维、计划、与他人的关系。
Danielson等人提出的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计划与准备、教师环境组织管理、教学和专业责任感。
澳大利亚AISV提出由15个因素组成的多因素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包括:沟通能力、计划与组织等。
1.3.2 国内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
我国有关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研究起步相对国外较晚,自进入21世纪后学者们才开始关注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许燕(2000)通过问卷调查法,吴光勇、黄希庭(2003)通过理论分析、调查法、访谈法、形容词核检表法,徐建平(2004)通过文献综述法、行为事件访谈法、胜任特征核检表、心理测量学等方法,对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从而得到优秀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
李英武等人(2005),徐建平等人(2011)在理论构想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对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何齐宗(2015),从教学的视角研究,运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和统计法探讨高校教师胜任力的四个维度。
2 研究流程
2.1 模型构建
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库是根据Hay/Mcber公司的通用胜任力素质辞典及以往文献中关于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或教师胜任力素质整理得到的。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法、结合Hay胜任力素质辞典(通用部分)得到判别优秀高校教师的核心指标,根据核心指标,选取教师进行访谈。整理数据,分别对绩优组与普通组高校教师进行胜任力素质编码,统计胜任力素质出现的频次,对出现频次进行差异分析,得到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的素质,这些素质就构成了优秀高校教师的胜任力素质模型①。
2.2 模型检验
编写《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行为自评问卷》,同时在西安市高校搜集问卷,对问卷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PSS软件对对初建模型进行验证并提取胜任力素质因素,最终得到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具体各素质项见表1。
2.3 取样策略
①BEI行为事件访谈阶段的取样策略。联系了西安市某211高校的15名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作为访谈对象。在进行后期数据整理时,根据2015年底年终考核结果,将15名教师划分为优秀教师(绩优组)和普通教师(普通组)。
②问卷调查阶段的取样策略。选取西安15所高校(包括985、211和其他类型高校),发放35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共计302份,有效率86.3%。
3 访谈资料整理及被访者基本情况分析
3.1 绩优组与普通组在年龄、教龄上的差异,见表2。
根据访谈资料整理可以得知,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在年龄、教龄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在后续探究年龄、教龄等因素是否会影响、多大程度上影响高校教师的绩效。
3.2 年龄、教龄、学历与教师绩效的相关分析
通过分析,年龄、学历与教师绩效未呈现出显著相关,而教龄与教师绩效的显著性P值<0.01,呈现出显著相关。同时教科研能力与学历呈现出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4 结果与分析
4.1 绩优组与普通组之胜任力频次差异分析
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绩优组与普通组的胜任力素质的出现频次做差异分析,见表3。
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成就导向、组织管理能力、灵活性、影响能力、关系建立、自信、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关注学生、反思能力、教学知识与技能、职业偏好、责任感、安全意识和效能感共15项胜任力素质的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这15个素质项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成就导向、灵活性、影响能力、自信、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关注学生、反思能力、教学知识与技能和职业偏好这10项胜任力素质的P值<0.01,与其他5项相比存在更高的显著差异。因此,从频次差异分析的结果得到优秀高校教师的胜任力素质,即成就导向、组织管理能力、灵活性、影响能力、关系建立、自信、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关注学生、反思能力、教学知识与技能、职业偏好、责任感、安全意识和效能感;以及高校教师都具备的胜任力素质包括:分析与归纳、收集信息、诚实正直、人际理解力、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和观察力这7项胜任力素质。
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做了6次因素分析后,KMO值增大到了0.936,Bartlett的显著性P值为0.000,与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的KMO值0.921比,增加了0.015,说明目前题项间更适合做因素分析。
4.2.1 最终统计量和总变异解释率
据表4显示的数据可见,6个共同因素累积的总变异量为58.322%。
4.2.2 各因素对应的题项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6个因素,各个因素所对应的题项为:
F1:A56, A64, A63, A55, A52, A49, A61, A50
F2:A29, A30, A38, A22, A39, A57, A16, A28
F3:A35, A34, A60, A43, A51
F4:A40, A44, A20, A27, A14
F5:A7, A6, A11, A8, A21
F6:A36, A23, A24, A47
4.2.3 各因素的命名
根据每个因素中的题项所对应的胜任力素质,对因素进行命名。因素1包含8个项目,主要为安全意识、责任感、监控能力,命名为“组织管理能力”;因素2包含8个项目,主要为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以学生的发展成长需要为导向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命名为“学生导向”;因素3包含5个项目,涉及到人际理解力、与他人有效沟通,建立关系的能力,因此命名为“沟通与交往”;因素4包含5个项目,主要为对高校教师工作的职业偏好、工作的主动积极性、勇于挑战,命名为“成就导向”;因素5包含5个项目,涉及到反思能力、自信、效能感、灵活性等特征,命名为“人格特质”;因素6包含的4个项目主要涉及到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和科研能力,命名为“教科研能力”。
4.3 量表的信度检验
在因素分析后,为了进一步验证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要做信度检验。
结果显示,各分量表的α系数介于0.710-0.871之间,均大于0.70,表示各分量表的信度很高。
4.4 量表的效度检验
4.4.1 结构效度检验
对各分量表与总分做相关分析,得到表5。
各分量表与总分之间的P值小于0.01,呈现显著性相关。同时,各分量表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760-0.862之间,而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85-0.778之间,明显低于各分量表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说明此测验的结构效度良好。
各因素与其包含的各题项的P值均<0.01,呈现显著性相关,并且相关系数均在0.6-0.8之间,说明各因素的内部结构性较好,从而可以得出本问卷的同质性程度较好。
4.4.2 实证效度检验
这里主要是想通过比较优秀组与普通组在六个胜任力因素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执行此操作。
表6的结果显示,T值的显著系数均<0.01,说明优秀组与普通组在所有因素值上均表现为显著性差异,从而可以进一步证明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到的优秀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有效性。
总之,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KMO值为0.921,大于0.90,说明非常适合做因素分析。在执行了六次因素分析后,得到一个由6个因素35个题项组成的结构。接着,又对量表做了α信度检验和量表的结构效度检验,各量表的α信度系数在0.710-0.871之间,总量表的α信度系数为0.942,表示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都很高。再进一步探究各因素与总分之间、各因素之间以及各因素与其包含的题项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的结果均表明该量表的结构效度非常理想。
5 结论
通过比较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胜任力出现的频次,得到存在显著差异的胜任力素质,构成优秀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共15项。而未呈现显著差异的那些素质,则作为通用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也就是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共7项。见表7和图1。
总之,本研究得到的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只限于西安。不同地区、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的高校情况不一,教师胜任力有所差异。因此,区别高校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在不断变化的,未来此方面的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与地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的要求相吻合,才能更有效的发挥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注释:
①童成寿:《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测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
[1]何齐宗,熊思鹏.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07):60-67.
[2]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1):65-69.
[3]童成寿.熟手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测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4]黄艳,著.中国80后大学教师胜任力评价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林立杰,著.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与应用[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6]祁艳朝,于飞.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9):4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