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关于我们 最新公告 往期目录 录用通知 投稿指南 汇款方式 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最新公告
《价值工程》现安排25年8-10月版面!可以加急2412-30
2024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09-20
《价值工程》投稿咨询电话!08-22
《价值工程》对文章题目和摘要的字数要求08-15
《价值工程》栏目设置07-22
《价值工程》文章细节要求:05-15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杂志名称:《价值工程》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6-4311
国内刊号:13-1085/N
邮发代号:18-2
责任编辑:张崇
咨询电话:18132119945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价值链·供应链
面向“中国制造2025”中德制造业的比较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ino-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acing "Made in China 2025"

刘楠楠 LIU Nan-nan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0023)
(Zhejiang Changzhe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Hangzhou 310023,China)

摘要:德国“工业4.0”代表了德国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格局。“中国制造2025”是在我国工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是中国制造业国际化的重大举措。在“中国制造2025”下,将使中国制造业企业不断转型和提升,在智慧智能化的新时期体现出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力量,在深入理解“中国制造2025”有关具体政策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制造业企业和职业变化,深入分析产业环境适应“中国制造2025”。
Abstract: Germany's "Industry 4.0" represen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erman industry, and also reflects the new pattern of worl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Made in China 2025" i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y and a major measure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Under "Made in China 2025",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will continue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In the new era of intelligent intelligence, the powerful force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ll be reflected. Based on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pecific policies of "Made in China 2025", this paper carries out in-depth study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professional changes and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to adapt to "Made in China 2025."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中德比较;分析
Key words: Made in China 2025;Sino-German compariso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4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7-0045-0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随着制造业不断走向智慧化和智能化进程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已经面临转型,德国“工业4.0”代表着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的方向和趋势,我国制造业2025同样代表着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在中国2025引领下,中国制造业将更加现代化、智能化和国际化,在赶超世界一流水平过程中体现出中国式的发展理念、方式和速度,从而使中国制造业在未来位居世界前列。
1  德国“工业4.0”与2030产业规划
德国是老牌制造业强国,以制造精密的设备产品闻名于世。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而德国凭借自身的制造业走出经济颓势,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2013年,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工业4.0”的概念,全面阐述了德国制造业未来在世界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也引领了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1.1 德国“工业4.0”的产业环境
对于“工业4.0”来说,计算机不是其中心技术,而是互联网;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空间网络虚拟系统即信息物理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能化,最后使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供应,推动企业素质的改造和提升。跨越公司和国家边界的全球网络提高了生产数字化的质量水平:物联网、机器对机器通讯和正在变的越来越智能的制造设备正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1]。
“工业4.0”是一个复杂而又重大的创新和转型过程。它改变了制造业的价值创造形式,使刚性的、紧密联系的价值链变得灵活、敏捷。它们构成了全球数字生态系统。
1.2 德国“工业4.0”下的2030产业规划
德国经过多年的论证,以确保全球工业供应对德国“工业4.0”的主要内容进行刨析,以为我国所借鉴。“工业4.0平台”在2030年之间重点发展以下三个战略行动领域及其密切联系:主权、互通性和持续性。
1.2.1 主权
主权作为指导原则强调了所有市场参与者独立决策和公平竞争的自定义个人的商业模式的设计。全球“工业4.0”生态系统中的主权要求:
—— 数字基础设施。通过价值创造网络的永久动态配置,数字工业价值创造的强大主权基础设施起着关键作用。该基础设施必须对所有参与者开放,并且不受限制地提供。“工业4.0”在数字化基础设施的精准定位描述了德国工业数字化的生态空间,同时也确保了在数字环境下德国工业产品市场上的多元化行动和多样性。作为一项战略资产,弹性基础设施汇集了跨境和跨行业捕获,交换,分析和应用数据所需的所有交叉要求和服务。
—— 安全。构建工业数字基础体系需要健全的数据保护制度,德国信息产业具有安全可靠的保护系统,能够确保数据在清洗、筛选、归纳和分析中的数据安全,因此IT和信息安全代表着良好的工业和社会价值,是“工业4.0”和数字生态系统内部合作的先决条件。在所有相关的挑战中,它们为全球“工业4.0”的高信任度奠定了基础。
—— 技术开发。在德国“工业4.0”中,其特征之一体现在数字工业价值创造的核心竞争力和在此基础上制造业核心的研究,开发和创新。除了开发的技术领导作用外,还必须实施“按设计”的数据保护和安全性,以及可持续性和互操作性。最后,与应用程序和数字业务模型的动态集成确保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都参与并从技术发展中受益。
1.2.2 互通性
德国“工业4.0”的又一特征是将不同参与者捆绑在一起,在互联网环境中相互关联和协同,多元主体在互联网下构成了“工业4.0”中数字业务流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为了设计这种复杂的分散结构,所有参与者的互操作性是一个关键的战略组成部分。只有高度的互操作性,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合作伙伴地位平等地做出贡献,才能确保跨公司和行业边界的直接操作和程序网络。同时,具有协同性的不同产业可进行相互对接并融入“工业4.0”的大环境中成为一个全社会的数字增值网络,并最终设计新的商业模式。互操作性也加强了主权。
——监管框架。确保所有参与者在公平和平等条件下的开放生态系统中建立联系,交流与合作,需要在国家,欧洲和国际范围内制定监管框架条件。在这样做时,重要的是制定治理规则并进一步发展创新体系,同时也要保障数据主权和安全的各个方面。
——分布式系统和人工智能。在具有嵌入式功能和分散式组织系统中,在德国工业企业价值创造中,数字生态系统的建立尤为重要。在具有标准化架构的良好网状生态系统中协作和透明地使用和组合各种机器和用户数据,使得能够使用不同的人工智能方法开发新方法和商业模型。为了在各种工业实践中有益地使用AI,除了大数据之外,智能数据的获取和使用起着关键作用。
1.2.3 持续性
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性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基础,这些方面一方面流入“工业4.0”,另一方面“工业4.0”则使可持续发展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每个人的财富和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有前瞻性和竞争力的行业。
——良好的教育和工作。以人为本,“工业4.0”正在为进一步改善社会伙伴关系做出重大贡献。“工业4.0”有助于保持高水平的就业,乘数和溢出效应传播到其他行业,带动整个社会的国民素质全面提升,从而使优秀的劳动力教育水平为终身学习提供了稳定的基础,众多的继续教育机会为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
——社会参与。“工业4.0”代表着整个社会的转型,这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有关人员的深远变革。总体目标是,工业和社会创新意义上的“工业4.0”不仅对这些参与者提出了挑战,而且最重要的是开辟了新的机会。这种社会变革过程需要所有参与者密切合作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
——气候保护。“工业4.0”利用额外的资源效率潜力。结合建设性和程序性方法,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关闭材料循环。通过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产品成为服务的载体,仍然受制造商的关注和维护,因此,“工业4.0”是循环经济以及整体环境和气候保护的关键推动因素。
2  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环境分析
“中国制造2025”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所制定的创新、改革、开放、绿色、整合五大科学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全面改造和提升,体现了中国制造企业在转型中不断创新,体现了中国未来的制造产业的产业环境,体现了创新性产业环境下的产业要素。
“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产业要素分析:
“中国制造2025”将形成一批世界级的跨国制造业企业,在制造业产业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在主要制造业产品中将向着精密化、高档化转型,传统制造业将被逐渐替换,制造产业将向多批量和定制化的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将向以“制造+服务”为核心的生产过程转变,将向智能化、环保化、节能化的绿色制造转变。
通常,产业要素包括资源、知识、产品、企业、管理和服务。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看,不同产业的形态体现了业态内关联要素的重新界定和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重新改变和排序。
在资源方面:“中国制造2025”会彻底摆脱传统制造低能、高耗的资源利用方式,一大批优质产业资源将向低能减排、绿色环保方面流动。据资料显示,京津冀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天津市近三年所关闭的中小型制造类企业近千家,河北省近三千家,天津地区已初步形成由优质制造业产业资源所构成的产业集群,初步完成了制造业由“小、乱、差、低”向规模化、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迈进。同时,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国内民营企业积聚的江浙地区,制造产业更是体现了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全产业链运行,产业链中聚合着以国际制造产业接轨的优质产业资源,体现了资源整合效应。
在技术知识方面:由于智慧智能制造方法的出现,在德国“工业4.0”引领下,“中国制造业2025”也正在进行以人工智能为首的进行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天津市颁布了《天津市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行动规划》明确提出了天津市制造产业智能技术将成为制造产业的主流技术,智能技术将与数字技术同时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导。
在产品方面:智能制造产业将越来越生产出与世界水平对接的先进产品,以制造业母机——模具产业为例,模具产品将向精密化和智能化发展,从而逐渐替代传统模具产品。在京津冀区域,京津冀重点发挥行业优势,联手生产先进装备领域产品,如加工成像壳体、骨科关节、卫星天线、涡轮增压叶轮、进气道岐管、螺旋转子等复杂精密零件。
在企业管理方面: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全面改造,定制化、目视化等管理方式将广泛应用在管理过程,尤其是企业将构建以“互联网+产品制造”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生产与运行的组织方式,现代企业物流和各种无人操作的货物转运方式将大规模替代人工,大批无人车间、无人机组将会出现,生产组织变得更加灵活和具有弹性。
在服务方面:制造业2025要求后端服务必须实现现代化和一体化,“制造+服务”将是先进制造业的新理念和新过程,服务可包括营销、维护、技术、使用等方面,随着制造的智能化,后期服务的智能化作用将逐渐显现[2]。
3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比较研究
3.1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和德国同为制造业大国,但中国的制造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大量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办厂。在政府的支持下,民营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目前,在国内近600种制造业产品中,我国有三分之一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显现出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但是与德国“工业4.0”的产业背景比照,德国工业则显得更加成熟,更加具有各方面良好的基础,而我国是在边改造、边发展过程中所实施的战略规划,相关配套的区域和其他产业环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全国共同努力,营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氛围,加强智能化、智慧化和绿色环保技术的全面改造和管理升级,从而迎接中国2025的挑战。
3.2 “中国制造2025”下的产业特征
3.2.1 职业岗位和技术技能含量将逐渐提升
在传统制造业企业中,虽然员工已经完全消灭了手工作业,在自动化、机械化面前,一线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但在新兴产业中,机器人等智能工具将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更快,人均劳动成本将会得到大幅度降低,产品的精度也将会提高,尤其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中,生产线运行将更加准确。对此,企业员工等当适应变化后的岗位环境,树立新理念、掌握新方法、跟上新发展,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将得到广泛运用中,职业岗位和能力的表述将重新界定。
3.2.2 职业组织将向智能化转变
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制造业的组织模式和推进的顺序。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多数制造业企业仍然是以“单人单机型”为主,如京津冀地区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从职业分工的视角看,信息化影响这职业的现代化,也影响着职业构成、职业要素、职业带的形成,如在新型职业组织中,职业带的重合部分将越来越大,体现出智能化下职业组织的复合性特征。因此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体现了制造业与信息的有机融合[3]。
3.2.3 职业操作将向绿色生态转变
环境污染一直是制造业中不可忽视的负面因素,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下,各省份陆续关停了许多环保不达标的制造类小作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中国制造2025》文件中也大力提倡绿色发展这一理念,制造业中的污染大多来源于废弃物的排放和化石燃料的燃烧,为解决这一问题节能环保技术需要被大力提倡,同时要提高制造业产业资源的利用率,在我国优质产业资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做到整合和充分利用,形成生产效、清洁、低碳的绿色制造业资源体系。
3.2.4 职业岗位特征将向服务型转变
选择智能制造就是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地满足大众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要使产品功能更多、全面提速产品周期、确保整个过程监控以提升质量、追求综合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与服务。在传统制造企业的职业岗位中,对职业能力的描述大都体现在技术方面,而淡化了以“制造+服务”为核心的新型业态中产业后端服务的需求,《中国制造2025》要求中国制造企业必须推动从生产型转变到服务型制造转变。资料显示,德国先进制造业生产企业所创造的价值约占总价值的三分之一,而后端则占三分之二,从时间消耗看,产品处于被加工状态占十分之一,而后端服务占十分之九。这种服务与制造的融合,体现了先进制造业职业带的重合与交叉,从而使先进制造业的复合性产业特征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陈莹.德国职业教育对工业4.0的回应:提升劳动者数字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9(6):92.
[2]巴世光,郭湘君.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职机电类专业转型与提升的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6(27):66-67. 
[3]章建新.基于职业分析的高职产教对接模式研究[J].职业与教育,2016(10):15-16.

社址:石家庄市槐安西路88号卓达玫瑰园物业楼 050091    电话:18132119945    微信:15132496582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价值工程杂志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备案号:冀ICP备19020820号-1     技术支持:新钥匙建站

我要啦免费统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4小时热线: 181321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