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关于我们 最新公告 往期目录 录用通知 投稿指南 汇款方式 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最新公告
《价值工程》现安排25年7-9月版面!可以加急24年12-18
2024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09-20
《价值工程》投稿咨询电话!08-22
《价值工程》对文章题目和摘要的字数要求08-15
《价值工程》栏目设置07-22
《价值工程》文章细节要求:05-15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杂志名称:《价值工程》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6-4311
国内刊号:13-1085/N
邮发代号:18-2
责任编辑:张崇
咨询电话:18132119945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功能载体创新
欧廷君:文化+产业"双特色"融合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审视世界版图与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国不仅在地球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与壮美的自然景观,而且华夏民族在五千年岁月中造就了人类社会灿烂的文明史。为我们炎黄子孙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注入不渴动力,让我们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足以自信。
  
新常态下,从中国城乡历史文化的视角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进国内外区域之间的互利合作,将是当今与未来造就各城乡区域经济与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灵魂,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实践中把区域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科学融合,精心提炼,倾力打造,就能为各城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因此,笔者认为,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双特色”融合发展,将为我国各城乡区域经济在产业变革时代中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文化特色是灵魂,产业特色是根本。被业界誉为“中国创意产业之父”、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在多年的经济与文化研究中明确表示(1),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国际上有一个新提法“生产性挖掘和保护”,以挖掘和保护来带动发展,以发展来促进保护。
    
据法国《世界报》刊登题为《酷日本——日本流行文化软实力》一文中指出(2),酷文化带动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改变日本形象作出巨大贡献。瑞典哥德堡号事件,通过再现场、场景挖掘其文化价值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与丰厚的经济回报等诸多案例,足以见证区域文化+产业“双特色”融合发展的磅礴力量。我国上海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也是充分利用自身“吴越文化”和近百年来所形成特有的“海派文化”资源、区位优势与商贸特色,使上海GDP(经济总量)跃居中国各区域经济首位。又如苏州、西藏、重庆等地,无一不是以区域文化+产业“双特色”而催生本地区域经济的裂变腾飞。

目前,从我国各城乡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东南部区域通过传承与提炼自身区域文化,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培植适应市场与自身发展的城乡区域产业,现逐步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而中西北部虽有些省市正奋起直追,但一些区域仍习惯于传统思维的运作模式来推动自身城乡区域发展。有的甚至急功近利,弃自身良好的城乡区域文化与产业资源不用,眼中总是盯着其它区域的大产业、大项目,忽略自身区域文化与产业发展特色这一内在动力。导致自身区域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有的甚至成为先进地区产业竞争的陪衬品,很值得我们有关人士的深思! 
      
把握发展规律,发挥自身优势。作为人类文明的东方华夏,每个城乡区域均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亟待我们把这些沉睡的“文化宝藏”去开发利用。在此,如何挖掘城乡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把自身区域的“文化宝藏”为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笔者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大环境下,我国各城乡区域(特别是中西北部)应抓住机遇。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弘扬独特的文化优势,提升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找准自身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双特色”融合发展的突破口,点燃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圣火”。使之成为适应城乡区域发展的立足点,实现“弯道超车”,全面促进各城乡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毫无疑问,中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东南沿海地区,但区域文化内涵有不少仍处国内外前列。如:儒家文化、蔡伦造纸、醽醁美(黄)酒(中华词海记载)发祥地等等。为什么这些城乡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于发达地区?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作用,更重要的还是前段时间以来受区域人文环境和主观意识的影响,严重制约自身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言而喻,一个地方的运作思维将决定该区域文化+产业“双特色”的培植是否精确到位;是否得到有效利用与充分发挥;将直接决定该城乡区域经济的兴旺、商业是否发达!
    
从国际竞争趋势与经济运行特径足以说明,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绝非是单纯主体的经济运行,它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特径为支撑。因为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素质,并能在区域经济的土壤中孕育出相适应的文化特色,从而繁衍出本区域产业特色而得已迅速发展,这是当今与未来各城乡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关健。如上海、深圳、浙江杭州、苏州、西藏、重庆等地,其通过文化与旅游产业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促进该区域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迅速带动当地城乡第一、第二产业的兴盛。近十年来颇为流行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组织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和制订优惠政策来吸引国内外投资商与创新性人才的集聚,为这些区域创造良好的人文特色、产业特色而造就许多国内外著名品牌。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建设经济强国的关键时刻,备受亿万人民衷心拥护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欠发达地区更要有新作为,要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正因如此,欠发达城乡区域在研究、思考、制定自身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首先,要站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去慎密、理性的谋划,以创新的思维去充分挖掘自身城乡文化资源,积极植育与发展适应市场和自身城乡区域特色的实体产业,实现各城乡区域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在此,我们从思想上必须转变城乡区域发展观念,着力把自身区域文化的挖掘与充分利用放在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唤醒自身区域“沉睡”的“文化宝藏”。以创新区域文化为载体,进行科学系统化的运作,切实规避过去单纯的区域文化活动或招商引资运作思维,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原则。着力培植适应市场要求的特色产业、特色品牌来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

诚然,要解决中西北部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双特色”融合发展这一难题,这并非靠单纯的文化和经济手段,需要以发散性思维去考虑文化与经济运作过程中的制约和影响等因素的重要性。证如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指出(4):“越是欠发达地区,要快速赶上发达地区,必须在经济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实施多年的产业‘梯度转移’或跟随式发展,都不足以让欠发达地区弯道超车。”

从国内外先进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来看,城乡区域经济运行机制与营商环境将对自身区域文化+产业“双特色”培植与融合发展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各城乡区域相关部门应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改革措施,时刻谨记自身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着力改善自身区域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为创新、创业者“松绑”。切实强化各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减少繁琐审批程序,正确处理好政商中的“亲”、“清”内涵关系。着力在区域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和培植上下猛药、出实招,实行责任到位、任务到人。让城乡区域文化充分服务于自身区域产业特色来带动创新型产业快速发展;让创新型人才有用武之地;使众多适合市场发展的创新型项目在自身城乡区域形成产业化。         
                        
其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强化自身城乡文化+产业“双特色”并重发展思维。举洪荒之力,以创新为引领,认真研究与制定自身城乡区域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方针、政策、目标及具体行动方案,提升自身区域的“软”、“硬”实力。狠抓自身市、县、乡村地域文化收录、编制与挖掘工作,以自身区域文化特色为载体,着力培植适应自身城乡发展与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主导产业、特色品牌。展开一系列有质量、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招商引资活动,联动主流媒体对本区域进行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持久性的宣传,扩大本区域的引资、引智项目,提升自身城乡区域品牌形象。
     
继承与发扬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过硬的项目与产业特色,切实规避简单照搬的运作方式。以自身城乡区域文化特色+旅游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业+商易业”等多种业态深度融合与不断涌现,充分释放自身城乡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在此,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自身城乡区域文化内涵提炼,开发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旅游景点、旅游项目和产品,扩大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增强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带动本地区域各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2、以自身城乡文化与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强化本区域制造业内外创新功能与研究开发能力,创新产品品质内涵,不断提高品牌经营管理要素,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与文化品位,增强本区域产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3、着重强化现代农业领域的创意设计水平,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推进农产品文化宣传与交流,强化自身城乡区域农副产品内外在质量与品牌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确保农户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4、打造区域投融资平台,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开辟新型合法的融资渠道,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发挥文化对金融创新作用,盘活存量,激发增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利用本区域文化资源,以创意为手段,产业为目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商贸业,实现与各产业深度融合,让文化创意产业与商贸业成为城乡区域产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助催器。
    
另外,以挖掘城乡文化资源为前提,培植与铸造自身区域产业特色为基础,以一、二、三产业互为发展为动力。强化对自身城乡区域居民、企业在生活、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以弘扬社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着力开发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品,扩宽自身城乡居民创新、创业与就业渠道。以文化服务内容来满足本地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素质、实现城乡居民和谐相处,有力推动自身城乡区域“双文明”建设。同时,“下一番绣花功夫”,着力为自身城乡区域品牌塑造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城乡地域人文特色符号做品牌,繁衍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与品牌个性来全面提升自身城乡区域的竞争力。以开发利用为目的,加大自身区域优秀文化投入,搞好自身文物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彻底规避过去那种靠国家财政的维持性保护,走自身区域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一体化之路,以开发利用促进文物古迹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以保护促进本城乡区域文化与经济繁荣发展。利用本城乡区域文化精华,对城乡居民进行传统美德和爱国、爱乡教育,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思想意识与行为道德。为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双特色”融发展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将是我们提升各城乡区域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转载)

社址:石家庄市槐安西路88号卓达玫瑰园物业楼 050091    电话:18132119945    微信:15132496582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价值工程杂志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备案号:冀ICP备19020820号-1     技术支持:新钥匙建站

我要啦免费统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4小时热线: 181321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