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ical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Financial Operation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沈立铸 SHEN Li-zhu
(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昆明 650228)
(Yunnan Logistics Industry Group,Kunming 650228,China)
摘要:在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平衡计分卡完成了供应链金融经营业绩指标体系的构建,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实际数据展开了分析,完成了体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开展供应链金融有助于企业运营能力的提高。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pply chain financial model, this paper uses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financial operation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and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analyze the actual data and complete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经营业绩;指标体系
Key words: supply chain finance;business performance;indicator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5-0134-02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加强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经营成本得到降低,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而开展供应链金融,则能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有助于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为保证供应链金融得到有效开展,还应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经营业绩指标体系实证分析,继而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
1 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
采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融资,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资金。首先,在销售阶段,企业可以将与供应链核心企业交易获得的且未到账的账款当成是银行抵押,由核心企业作为担保方实现贷款融资。采用该种方法,则能使企业贷款压力得到减轻,并凭借实力获得担保,使企业处在良性经营环境中,加强与供应链伙伴企业合作关系,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达到“双赢”目的[1]。其次,在采购阶段,其可以向银行承诺实现制定仓库既定仓单的回收,实现质押贷款融资。在其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如进行价值高产品采购时,可以采用该种方式完成相关款项的预先支付,保证企业正常运营。最后,在运营阶段,企业可以进行存货质押融资,即将动产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还要预先获得银行认可,由仓储监管机构负责进行动产价值评估和储存监管,动产收入则将成为还款来源,所以能够使企业存货资金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因此采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解决企业运营各阶段资金短缺问题,继而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2 供应链金融经营业绩指标体系构建
作为供应链的组成,企业经营业绩将对供应链稳定性和整体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还要对该模式下企业经营业绩展开分析,作为企业融资贷款的依据。在实际分析过程中,需要完成经营业绩指标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对供应链金融经营业绩的科学评价。
2.1 指标选取
为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经营业绩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指标选取方面,由于采用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企业在业务开展方面具有自偿性,所以不仅需要完成财务指标选取,还要从结算、回款等方面进行债项指标选取。座位特殊群体,供应链中的企业业绩将会对上下游企业产生影响,所以还要对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三方面的非财务指标进行选择[2]。
在财务指标选取上,应注重企业盈利和发展能力,利用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进行盈利能力反映,即企业经营现金径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然后利用销售增长率与经济增加值进行发展潜力反映[3]。其中,销售增长率为主营业务增长额与上年收入比值,经济增加值率则为增加值与调整后资本比值。考虑到企业订单业务稳定现金流为还款依据,还要侧重评价企业运营能力,选取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金现金回收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四个指标。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企业融资贷款周期短,需要对其短期偿债能力进行重点考查,选取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两个指标。
在客户业绩指标选择上,还应从目标市场价格进行评价,设置同比价格比较优势这一定性指标。按照银行贷款限制要求和供应链企业订单交付要求进行指标选择,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及时性,减少客户抱怨率,以便通过树立良好形象和声誉获得融资。交货准时率、客户抱怨率和质量合格率均能根据实际统计情况确定为定量指标。
在内部业务流程指标选择上,还要对上下游企业进行兼顾,完成融资贷款结算和业务订单,保证企业能够实现顺利生产,因此还要对企业订单反应能力进行评价。所以在指标选择上,还要设定订单反应可靠性、速度和适用性三个二级指标,然后利用完成中平均周期、订单延迟率两个指标进行反应速度评价,利用订单协同度和处理准确率对订单反映可靠性进行反应,利用预测准确率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适用性评价[4]。
最后在选择学习与成长评价指标时,还应更多考虑企业间信息对称问题,从信息实时提醒情况进行供应链互动性反应。此外,需要对员工情况进行确认,选择员工满意度、生产率和保持率三个指标,保证企业能够取得可持续发展。
2.2 体系构建
按照上述思路进行经营业绩指标选取,可以得到如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由于体系中不仅含有定性指标,同时也含有定量指标,所以还要实现体系合理评价。结合体系结构,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实现定性与定量目标相结合,根据决策者经验实现指标量化分析。采用该方法,还要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行业专家学者进行统一打分,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完成一致性检验,继而得到科学的供应链金融经营业绩评价结果。
■
3 供应链金融经营业绩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3.1 样本数据
在实际分析时,可以某地区制造业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从商业银行得到的数据进行专家打分和评价,完成指标体验准确性验证。考虑到得到的各指标难以实现直接比较,还要完成数据无量纲处理,使得到的数据在0到1之间。针对定量指标,可以直接从企业进行相关数据信息获取。针对定性指标,则要由专家打分得到。而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和1,优、良、中、差分别为0.8、0.6、0.4、0.2。在实际进行数据处理时,可以采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实现数据分析过程的简化。
3.2 权重确定
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采用了两两比较法,并使用1-9标度,根据7位专家给出的指标评价结果完成了指标重要程度评价。采用软件进行拟合,可以得到各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CI=0.027,CR=0.0467,均小于0.1,因此说明可以通过一致性检验。
■
3.3 综合评价
根据各指标权重,可以完成供应链金融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得到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前的业绩为0.4235,开展供应链金融后则提高至0.8209,由此可见企业运营业绩提高了约94%,出现了显著变化。而企业经营业绩之所以会发生显著变化,客户方面指标数据提高了约64%,做出了最大贡献。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产品质量提高31%左右,产品可靠性和价格则分别提高27%和4%。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采取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使企业与供应链上客户形成稳固的战略联盟,为加强关系,产品质量、可靠性等均得到了提高,起到了提高企业经营水平的效果。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幅度较大,达到了9%左右,其次则为运营效率,提高5%,偿债能力提高约2%,发展潜力则只有0.25%。出现这一现象,与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了财务指标改善有关,由于获得了更多可支配的生产资金,企业可以实现更多订单的生产,并对流动资产进行盘活,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在内部业务流程方面,只有订单反应速度提高了约2%,其余指标提升幅度不超出1%,无明显的变化。最后,在学习与成长方面,信息实时提醒指标提高13%左右,提升幅度最大。但与此同时,员工绩效下降约3%,满意度下降3%,因此最终总体指标提高幅度不大。出现这一情况,与企业因实施供应链金融促使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有关,但由于企业原本运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导致员工短时间内难适应。伴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企业也能更好的掌握资产流动信息,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企业员工能够尽快成长,适应企业变化,企业还应加强员工的统一培训。
4 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采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使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企业实现稳定供销渠道的建立提供路径。而在实际开展供应链金融时,企业还应加强经营业绩指标体系的建立,以便实现对企业业绩变化情况的科学评价,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继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志,黄先军.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02):78-81.
[2]牛似虎,方继华,苏明政.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7(01):64-66.
[3]汪传雷,王栋梓,刘兰凤.在线供应链金融中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15,38(05):38-43.
[4]张世辉,牛似虎,杨皎平.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3(20):2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