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关于我们 最新公告 往期目录 录用通知 投稿指南 汇款方式 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最新公告
《价值工程》现安排25年8-10月版面!可以加急2412-30
2024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09-20
《价值工程》投稿咨询电话!08-22
《价值工程》对文章题目和摘要的字数要求08-15
《价值工程》栏目设置07-22
《价值工程》文章细节要求:05-15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杂志名称:《价值工程》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6-4311
国内刊号:13-1085/N
邮发代号:18-2
责任编辑:张崇
咨询电话:18132119945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价值链·供应链
基于全民健身视角的城市体育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以郴州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为例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Sports Park Based on National Fitness Perspective:
Taking Xianling Lake Sports and Leisure Park in Chenzhou as an Example

刘佳娟 LIU Jia-juan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 410007)
(China Machinery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Changsha 410007,China)

摘要: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广,各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体育休闲公园作为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坐拥山水大环境,以健康生活理念为指导,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立足场地原有特征,解决场地矛盾,传达体育精神,旨在打造一个大自然的健身房。
Abstract: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2016-2020),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national fitness has greatly been promot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sports leisure par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Xianling Lake Sports Leisure Park is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healthy lifestyle, and based on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te, resolves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site and conveys the spirit of sports, who was aiming at creating a natural gym.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休闲公园;健康生活;大自然的健身房
Key words: national fitness;sports leisure park;healthy lifestyle;natural gym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6-0282-0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迅速推动,弘扬体育文化,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等任务随着得到大力推进,这一举措大力促进与激发了全民健身的活力,并带动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截至2014年,我国体育公园的数量已经达到1662个[1]。顺应城市建设的实践需求,以及社会大众的生活期待,体育公园逐渐转型为多功能的体育休闲公园,同时也从单一的体育运动功能逐步向生态修复与健身休闲靠拢,笔者通过对郴州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分析,探索在全民健身计划下如何实现体育休闲的空间营造,并创造出综合效益最佳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
1  城市体育休闲公园概述
1.1 体育休闲公园的概念
“体育公园”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基于城市居民对体育场所的需求及现代城市公园发展的探求[2]。在《体育公园》一书中,体育公园的概念是“设在景色如画的园林空间中,它的体育设施、运动场地以及这些场地所举办的体育系统训练活动、体育表演和竞技比赛以及保健活动,吸引城市居民来此地休息”[3]。
体育公园是专类公园的一种,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体育公园的功能从一个单一的提供运动、健身的平台也转变为居民健康休闲、游憩娱乐的主题平台。体育休闲公园的建设不仅契合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对改善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居民健身意识、传播健康生活理念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2 体育休闲公园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1.2.1 城市发展角度
当前社会中,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开始有时间和金钱去关注精神层面的感受,而亚健康问题的产生也促进人们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城市的工作生活与人们的健康追求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健康生活的新理念得到蔓延发展,而完整的健康理念应是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的良好和完满状态[4]。城市公园的普及,也是基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绿色开放空间,城市公园是鼓励市民参与体力活动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5]。
1.2.2 社会效益角度
体育休闲公园最显著的特点是提供市民以运动休闲场地,但除此之外,它的组成还包括其他不同形式的场地。相关研究表明,公园内开敞的草坪空间能够吸引居民在此进行动态的集体性活动,主要由于这类空间除了保证视线开阔外,还能提供一定的遮阴环境;而公园内相对较为私密或半私密的空间,由于绿地比例较大,能够营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比较适合在此进行静态的个性运动,例如棋类活动[6]。不同的空间环境提供了市民不同的交往形态,能够有效的聚集公园人气,促进社会和谐。
1.2.3 生态景观效益角度
体育休闲公园区别于室内体育场馆与其他主题公园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体育功能与绿地功能结合在一起。体育休闲公园将绿地、园路、水体的景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发挥了景观功能的多样性,兼具体育设施的实用与公园的景观观赏[7]。绿色健身空间的特殊性对游客入园锻炼是一股巨大的吸引力,有数据表明,体育公园内绿地越多,游客认为该公园的环境越好[8]。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体育休闲公园也是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城市环境带来积极的生态效益。
2  山水一体的体育休闲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体育休闲公园超越了一般公园的功能,将绿地和运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充满情趣的参与活动和交往的机会,是市民身心健康的“充电器”[9]。因此,在城市体育休闲公园建设中,健身活动场地的选择非常关键,场地的合理设计、空间的景观效果、健身氛围的营造以及运动的功能需求系统结合,才能创造出亲切宜人、充满活力的城市绿色运动空间。
相关研究表明,游人对体育公园的使用受体育公园本身规划设计特征的影响[10]。因此,体育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首先要从以人为本出发,立足场地现状特征,因地制宜,解决场地基本矛盾。其次,要突出主题定位,景观环境尺度舒适宜人,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结合市民游客的实际需求,营造全天候的活动空间。再者,要融合本土文化,做到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完美结合,创造美观独具特色的艺术景观。
3  案例实践
3.1 项目概况
根据郴州市建设“中国温泉之城”和打造“山水名城”的战略目标,北湖区启动了仙岭温泉文化园项目的建设,而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正是文化园的核心项目之一。另外,《郴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2-2030)》中提出郴州市群众体育发展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进社会体育组织建设,满足多层次、多人群健身需求。
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位于郴州市北湖区仙岭温泉文化园东部,石盖塘镇区北部。东北距中心城区约9公里,北距武广高铁郴州西站约为1.5公里,南距厦蓉高速公路郴州西、南互通口分别为1.8公里、3.5公里,对外交通便捷,是城市向南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新城建设的生态核心。总用地面积约为177.63ha,规划水域面积83.6ha(水域面积以水面高程250米计算),陆地面积94.03ha。
3.2 现状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3.2.1 城市边缘
基地地处城市西南角的边缘尽端位置,与中心城区距离较远,也偏离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城市边缘地带拥有场地开阔、山水自然景观条件优良等优势条件,但也因存在交通相对不便,中心城区的市民不易达到等现实问题。如果公园在功能设置和景观营造上没有形成独特的个性和特色,与城市其它公园形成差异,就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来集聚人气,带动片区的发展。(图1,自绘)
3.2.2 一水四岛
从现状条件分析,仙岭湖水域面积45.18公顷,约占基地总用地面积的25.13%。水域将陆地大致分隔成为四个半岛,这四个半岛在地形、视野关系、用地面积、植被状况、驳岸形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各具特点。这种一水四岛的空间特征在创造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的同时,也使得整个用地较为分散和破碎。(图2,自绘)

3.2.3 “双高”穿越
基地西侧武广高铁南北向穿境而过,线路两侧各有50m的防护绿地,同时两江口—邓家塘110kV、两江口—南郊110kV高压线共杆从基地穿过,将公园进一步分隔,同时这两条线路将对公园产生噪音干扰和游人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对场地的环境营造以及功能布局带来了一定难度。(图3,自绘)
3.2.4 生态破坏
水库的功能特性使水位落差较大,而建设中对岸线缺乏生态方面的考虑,造成水位涨落高差区域都是裸露在外的黄土,不仅视觉效果差,也无法为各种动物提供相应的栖息环境。同时,基地内的植被以经济林为主,以致群落单一,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图4,作者拍摄)
3.3 定位思考
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坐拥宽阔的水面,水质清澈;近10公里长曲折蜿蜒的岸线;一水四岛、亲切、宜人的水陆空间形态,是自然所赋予的最具吸引力的特征。通过文化与健康运动主题的植入,打造一个“健身心、乐不疲、享怡然”的室外健身中心,因此,公园总体设计定位为“大自然的健身房”。
3.4 设计策略
景观设计从场地现状特征着手,在总体设计定位的指导下,遵循设计理念,着力解决现状场地问题,并打造一个以健康运动为特色的活力空间。
3.4.1 以人为本,圈层布局,集聚区域人气
基地以水为核,从水面到陆地再到城市道路,整体空间形态由内到外形成水面、陆地、城市道路的同心环状空间结构,不同环状空间有着不同的场地特性。
作为以健康运动为特色的公园,不同圈层的用地特质与不同人群的个性需求相结合,外圈层靠近城市道路,方便到达,布置各类健康运动场所,形成公园中最具活力的运动环,满足以健身运动为主要目的的人群;内圈层位于公园核心地带的四个半岛滨水地带,环境最佳,布置公园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满足以观光游憩和自发性休闲运动为主的人群。
3.4.2 水陆联动,三环叠加,构架多维交通体系
基地一水多岛,为场地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空间和弯曲悠长的岸线,但也带来了场地分散、联系不便的现实交通问题。设计通过水陆联动、多种交通方式叠加将分散的场地串联起来,构成完整的公园游览系统,并形成“三环叠加”的路网结构。
其一,利用公园周边成环的城市道路,结合分区设置出入口,游人可十分便捷的到达目标活动区域,减少在公园内部的穿行交通。其二,利用现已成形的现状路网骨架,形成一个串连公园各个功能区的主要游览道路,其全长近8公里,构成公园道路系统的骨架,同时也是环湖自行车、环湖健身步道的天然通道,为人们提供一个景色优美、舒适安全的户外健身绿道。最后,利用景观桥的方式在公园内部中心区域形成一条全天候的休闲景观带,以最便捷的线路连接公园各分散活动区,为游客提供全天候的活动场所,更显人性化。
3.4.3 两环五区,适地适用,合理布局活动项目
结合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定位,公园各处用地在地形、环境等方面各有特点,根据不同活动场所的场地需求,结合用地特征进行布置,形成“两环五区”的空间结构,适地适用。公园临城市道路与高铁线路区域相对噪音大,布置对噪声不敏感的健康运动场所,划分为欢乐半岛(动感运动区)、云洲芳泽(湿地科普区);滨水空间开阔、景色优美,适合布局亲水活动场所,如活力港湾(水上活动区)、五彩水岸(阳光休闲区);山林环境静谥,适合布置安静休闲场所,如悠然绿洲(休闲健身区)。
3.4.4 变黄为绿,分级处理,改善生态岸线景观
仙岭湖现状岸线“水库黄带”现象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岸线设计的难点在于水位高差变化带来的岸线景观与亲水的矛盾。岸线类型以缓坡及陡坡为主,有少量浅滩及硬质岸线,水岸关系整体上比较好。
创建湿地科普区,运用草地、块石、鹅卵石、木桩等营造一个生态自然的岸线系统,将岸线变黄为绿。在岸坡上给陆生植物以及在岸边给水生植物的生长营造适宜的场地,将多种植物交替配置,实现了生物的多样性,尽可能的为植物的生存创造一点空间,同时为动物,也尽可能创造一个安全的栖息地。另外,设计充分考虑人的亲水性、近水性,解决水体可视性、可达性、生态要素关联性等问题,从人的行为、心理、健康及需求出发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通过台阶式驳岸,多级栈道等方式,化解水位变化大的矛盾,塑造动静、个体与群体的观水、亲水、触水等游憩环境。
4  小结
在城市化日益加速的时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城市居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基于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多功能综合的体育休闲公园也将得到不断的发展,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结合郴州的实际情况,景观设计从解决场地问题出发,融入本地文化,传达场所精神,致力于完善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网络,并为体育休闲公园的建设提供小小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丹.我国体育公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2]张晓玲,景慎好.基于生态需求视角下的城市体育公园发展脉络[J].中国园林,2013(5):57-60.
[3]佛·阿·戈罗霍夫,勒·布·伦茨.世界公园[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孟祥彬,于滨.园林中的健康运动空间[J].中国园林,2003(12):47-50.
[5]Julie N,Marie-Eve M,Francois P.Physiolog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key concepts[J].Journal of Obesity,2011,Journal Article:1-10.
[6]徐伟伟.体育公园使用后评估研究初探[D].杭州:浙江大学,2012.
[7]徐勇,张亚平,王伟娜,苏金乐.健康城市视角下的体育公园规划特征及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园林,2018(5):71-75.
[8]吴小彩.全民健身背景下成都体育公园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9]马俊,孟祥彬.关于中国体育公园的现代认识[J].中国园林,2005(4):39-42.
[10]翟宇佳.促进老年人散步行为的城市公园设计特征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初探[J].风景园林,2016(7):121-128.

社址:石家庄市槐安西路88号卓达玫瑰园物业楼 050091    电话:18132119945    微信:15132496582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价值工程杂志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备案号:冀ICP备19020820号-1     技术支持:新钥匙建站

我要啦免费统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4小时热线: 181321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