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关于我们 最新公告 往期目录 录用通知 投稿指南 汇款方式 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最新公告
《价值工程》现安排25年8-10月版面!可以加急2412-30
2024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09-20
《价值工程》投稿咨询电话!08-22
《价值工程》对文章题目和摘要的字数要求08-15
《价值工程》栏目设置07-22
《价值工程》文章细节要求:05-15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杂志名称:《价值工程》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6-4311
国内刊号:13-1085/N
邮发代号:18-2
责任编辑:张崇
咨询电话:18132119945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价值链·供应链
企业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研究

Research on the Value-added Func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胡畅闻 HU Chang-wen
(三峡大学,宜昌 443000)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0,China)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进步。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义,接着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和方法,并进一步从审计时间、审计制度、审计流程、审计内容和审计产品等五个方面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最后针对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internal audit of enterprises is also progressing.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internal audit of enterprises, then analyzes the functions and methods of internal audit of enterprises,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value-added functions of internal audit of enterprises from five aspects: audit time, auditing system, auditing process, auditing content and auditing products. Finally,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internal audit of enterpris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reference.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研究
Key words: internal audit of enterprises;value-added func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01-0050-03

1  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义
2001年《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给企业内部审计下的定义是为了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营运,而在企业内部进行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利用一系列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善的建议,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这一定义指出了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即增值性内部审计。
我国从201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三条中这样表述:本规定所称内部审计,是指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这一定义由我国审计署颁布,具有高度权威性,相对于2001年的定义来说,更加完善,更加丰富,也更加精炼。本文根据这一定义进行分析。
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义包含内部审计内容、内部审计原则、内部审计成果和内部审计目的四个要素。内部审计的内容是企业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内部审计要全面深入。内部审计的原则是独立、客观,这是内部审计成果的质量的保证。内部审计成果是监督、评价和建议。这三个方面是无法分割的,监督是内部审计获取企业信息的起点,评价是对监督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定,建议是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处理后提出改进措施。三者构成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完整流程。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是通过监督、评价和建议,促进企业完善治理,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  企业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
2.1 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企业增值
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换个说法就是通过企业内部审计实现企业增值。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应该只是一个成本费用中心,通过审计成果的运用,完全可以成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利润中心。企业内部审计不应该单纯地进行监督或者查缺补漏,而应该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积极发现企业运营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企业的治理更加完善,提高企业的运营质量和效率。
2.2 企业内部审计本身的增值属性
审计的产生背景是现代化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是所有者管理企业的一种手段。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不同。就审计主体而言,外部审计的审计主体是第三方审计机构,如无业务关联的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等,而内部审计机构属于企业管理内部机构。从审计目标而言,外部审计是审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内部审计则注重企业运营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合规性。就审计的独立性而言,外部审计强调审计机构与审计对象的业务没有利益相关,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属于单向独立,只强调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独立性,不强调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领导人之间的独立性。企业的价值在于可以为所有者的资产带来增值,管理企业的首要目标自然是增加价值。企业内部审计本质上来讲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模由此,企业内部审计应该而且可以具有增值属性。
3  企业内部审计实现增值功能的途径
3.1 企业内部审计通过评价及改善风险管理实现增值功能
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和建议,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相对于企业其他部门的独立对位,保证了其可以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方法和控制措施,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与否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报告,帮助企业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规避和减少风险损失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侧重于事中和事后的评价和建议。同时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信息优势,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能发充分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对风险管理措施和制度的评价,来判断管理者是否使用了适当的措施来管理风险,而后在风险管理工作上向管理层提供建议。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发挥能动性,对企业存在的经常性、普遍性的问题,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预测,通过摸清问题根源,预估问题的发展方向,并进一步向管理层提供建议,帮助企业改善风险管理,为企业增加价值。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侧重于事前的建议。这样企业内部审计就构成了事前、事中、事后贯穿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推动机制,为企业增值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企业内部审计通过评价并改善内部控制实现增值功能
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运营的质量和效率、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合规和企业运营的合规性。企业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监督。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利用技术和方法对企业内控情况进行测评,从而寻找出内部控制机制中存在的缺陷,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企业风险控制的评价来监督和促使管理者加强企业风险控制。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内部控制的落实情况、内部控制的实效等方面的评价,来衡量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为企业风险控制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针对监督和评价中内部控制的缺陷或偏差,内部审计人员运用科学方法找到出现缺陷和偏差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措施及建议。在建议之后针对改进的内部控制再进行监督、评价,继而提出建议,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实现企业增值。
3.3 企业内部审计通过评价并改善企业治理实现增值功能
企业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作的重要基石之一。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增值功能的发挥,主要依靠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的评价,向董事会报告审计情况,以便其了解并采取措施促进和帮助管理层有效履行其受托责任,进而减少代理成本,提高管理绩效,促进企业价值增值。企业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企业治理环境、企业治理程序和企业治理过程来衡量企业治理的水准,找出企业治理的短板,提出改善建议,从而促进企业治理的完善,实现其增值功能。
3.4 企业内部审计通过降低审计成本实现增值功能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自我监督和完善,加强自身管理,在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样可以发挥其增值功能。新技术的应用、高端人才的培养、先进审计机制的引入等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要敢于革新自我,创新审计工作形式和机制,降低企业内部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通过自身的改革,实现增值功能。
4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发展时间尚短,还存在许多亟需改进的问题,以下分别从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审计活动和成果四个方面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4.1 审计环境
一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不合理。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是直接处于管理层管理下的职能部门,缺乏独立性,从而降低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二是企业内部缺乏审计文化。我国内部审计产生是由于国家监管的要求,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审计文化,而且大部分企业都不够重视内部审计文化的培养。多数部门认为内部审计仅仅是对自身的监督,没有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积极的配合,从而降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三是不注重运用内部审计成果。很多企业对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依然局限在监督这一职能,在对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程度都很低,只是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而对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给出的其他建议没有进行有效地吸收和采纳。
4.2 审计资源
一是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且整体素质较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很多企业都是为了应付监管而配备,甚至有些企业连政府要求的数量都达不到。同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整体较低,不能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对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难以发现。二是审计方法和审计模式相对落后。我国很多企业还是依赖传统的审计方法,以依赖审计者个人判断的抽样审计和详细审计为主,这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科学性,不仅降低了审计成果的质量,也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成本。三是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低。虽然目前我国有不少企业实现了内部审计的信息化,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很低,没有建立完善的审计信息系统,或者没有有效地应用所建立的审计信息化系统。
4.3 审计管理机制与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方面不同程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建立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的内部审计体系不完善,审计规范没有细化,在内部审计活动缺乏实现内部审计制度的增值功能的体系。二是缺乏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企业内部审计应该是贯穿于整个企业运营活动中的连贯的过程,但是多数企业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制定内部审计计划,监督内部审计实施,参考和采纳内部审计报告的评价和建议等工作没有制定有效的管理体制。三是缺失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管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原因比较特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复核机构和人员,在内部审计成果质量的监管严重缺失,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4.4 内部审计活动与成果应用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和内部审计成果的应用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审计范围较小。目前多数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着重在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对于更进一步的风向管理或者内部控制方面的,涉及较少,难以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完善公司治理,促进企业增值的目的。二是企业内部审计成果利用价值小。一方面由于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好人员素质的原因,企业内部审计成果的质量不过关;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局限于监督,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充分挖掘,造成其审计成果利用价值小。三是后续审计开展不充分。企业内部实际工作应该是一个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的活动。内部审计工作经过监督评价—提交审计报告—建议采纳和反馈—监督评价,如图1所示的良性循环。把提交审计报告视作审计项目的全面完成,对于企业的完善和改进收效甚微,难以将内部审计的成果落实到实处,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
5  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
5.1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健全机构
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将内部审计机构与企业个部门独立开来,从而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同时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审计人员的工作权限,强化内部审计监管。二要加强审计文化建设。要提高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构建重视设计的企业文化,引导各部门工作人员主动配合审计,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三要加强对审计成果的应用。企业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深入分析内部审计汇总发现的问题,对照问题找原因,对照建议找方法,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进步。
5.2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水平
一要扩大和提高审计队伍。引进审计人才,培养审计人才,不断扩大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用一支高质量的审计队伍来为企业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打下基础。二要改进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企业内部审计要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通过审计信息化系统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天候监督,利用信息系统准确高效地查找问题和分析原因。积极创新审计流程和方式,用多元化的方法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三是尽量将审计流程前移。通过分现场审计和利用审计信息系统,由事中事后监督的审计模式更新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结合的审计模式。
5.3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管理,保证质量
企业要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严格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实现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提升管理水平,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促使审计人员按照制度和流程开展工作。同时要建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机制,构建权责分明的内部审计考核机制,制定质量管控不力的追责机制,强化对内部审计质量管控。
5.4 扩大内部审计范围,提高价值
审计人员要注重企业内部审计的增值,保持内部审计目标对标企业管理目标,扩大审计范围,尽力找出企业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审计机构要根据监督和评价,强化对问题和原因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提高审计成果的价值。最后还要加强后续审计管理,对于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形成内部审计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
参考文献:
[1]邹娟.企业内部审计增值功能分析[J].财会通讯,2012(21):43-45.
[2]石芳.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理性分析与逻辑框架[J].中国内部审计,2018(03):30-33.
[3]王艺璇.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探究[J].商业会计,2018(03):68-69.

社址:石家庄市槐安西路88号卓达玫瑰园物业楼 050091    电话:18132119945    微信:15132496582

投稿邮箱:vezzs02@163.com

价值工程杂志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备案号:冀ICP备19020820号-1     技术支持:新钥匙建站

我要啦免费统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4小时热线: 18132119945